眼是目前危害我国学生健康的最突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小学生中,近视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近视危害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人们普遍对中小学生的眼睛发育特点知之甚少,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加之各种不适当疗法的夸大宣传,使得近视防治无所适从,有的甚至给孩子带来终生遗憾。故此,普及近视防治知识尤为迫切。
目前学校存在的误区:
1、 没有真正提高对防近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 中央7号文件出台后,学生近视问题重新受到重视。但是,多数地区的领导和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制定规划、目标多,采取具体措施少;喊口号多,真正付诸于行动者少。
2、 两种错误观点:
①一种持“近视无法预防”的无作为观点。表面上口口声声重视防近,实际工作依然因循守旧,消极被动,听任视力不良、近视在人群中蔓延。
②另一种持盲目轻视态度,出于急功好利的商业目的,在无充分理论、实践依据情况下,推出各种科技含量低的“防近”器械和方法。有的无确切疗效,有的虽有近期疗效,但既无症状针对性,也经不起时间考验,进一步加重了防近工作的混乱状态。
③ 有些学校领导空泛强调“防近”重要,为应付上级检查而硬性规定指标,却无实质的资源投入,更没有在素质教育、减轻学习负担等根本措施上下工夫,甚至默认在数据上造假,严重干扰了防近工作的健康发展。
家长近视防治的误区:
1、近视无所谓,长大了做激光手术
2、孩子患了近视后很多家长不愿给孩子配镜,认为越戴度数越深,戴了就摘不下来了.
3、视力下降,长期使用一些散瞳剂滴眼,治疗假性近视.
4、学生、家长不清楚近视的危害,因此不重视近视问题
5、家长获取的防近信息不正确,造成错误的防近观念,认为近视是不可防可控的。
6、在孩子没近视前大多数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会近视。
7、在孩子发育阶段大多数家长只知道给孩子补充蛋白质,但在孩子大量用眼时最需要的营养不知道如何补充或认为不偏食就行。
